阿明观察

近日,全球权威IT研究与顾问咨询机构Gartner发布了2020年超融合基础设施(HCI)软件魔力象限(Magic Quadrant for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Software),这是有史以来Gartner推出的首个HCI软件魔力象限。

从超融合集成系统(Hyperconverged Integrated System,HCIS) 到HCI软件,Gartner的超融合魔力象限在2020年的陡然变得如此“柔软了”,这是为何呢?

器重HCI软件,从2018年到2020年Gartner都在思考什么?
 

既然要推出新的超融合魔力象限,自然必须对其有所新的规则。

在这之前的Gartner超融合魔力象限,英文全称为Magic Quadrant for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,翻译成中文叫超融合基础设施。

长期以来,业内都习惯性将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缩写成HCI,俗称超融合,省去了后面“基础设施”,包括了做超融合的软件公司、做超融合集成系统的公司。

只是对于专业的分析机构来说,Gartner对HCI的定义还是十分明确的,不过也随着时间推移定义具体标准有所变化。

在2018年11月时,Gartner对HCI的基本定义是一种scale-out横向扩展的软件集成基础设施。它采用模块化方法,在标准硬件上实现计算、网络和存储的融合,利用统一管理下的分布式横向扩展方式构建块。被纳入Gartner超融合基础设施魔力象限的供应商,要么采用通用的x86服务器硬件、虚拟化、操作系统等现成基础设施来构建自己的设备,要么将HCI软件供应商的软件堆栈打包为一体机设备。或者,HCI软件供应商通过与分销商和集成商合作,将其超融合软件作为超融合参考体系结构的一部分,直接销售给最终用户使用。或者基于HCI即服务(HCI-as-a-service)的方式,在本地或公共云中供给用户使用。

可见,被纳入Gartner超融合基础设施魔力象限的供应商分布还是比较广泛,包括了HCI软件供应商、HCIS供应商,以及基于超融合构建混合云或多云方案的供应商。不过,针对面向计算和存储资源实行独立扩展,看起来有统一管理很像HCIS解决方案,却采用了面向